中國宏觀簡評:地方政府收入增速或將企穩(wěn)回升
2019 年地方政府收入總量增長放緩,但下半年增速有所回升。今年1-10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累計同比增長3.3%,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累計同比增長9.1%,比2018 年增速7.1%和23.8%回落。
分季度看,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 季度同比增長6.8%,2 季度降至零增長,3 季度回升至2.6%。政府性基金收入1 季度同比下降7.1%,2、3 季度增速加快至9.9%和19.8%。
今年實施大力度減稅降費,多數(shù)省區(qū)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低于名義GDP 增速。前3 季度,吉林、重慶、西藏、黑龍江、甘肅、寧夏、海南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負增長,只有河北、內蒙古、浙江、廣西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高于地方名義GDP 增速。
大部分省區(qū)非稅收入高增長。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以來多數(shù)省區(qū)非稅收入增速遠高于稅收增速。地方政府非稅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地方國企上繳利潤和盤活國有資源資產收入的貢獻。少數(shù)省區(qū)非稅收負增長,如重慶非稅收入前3 季度同比下降14.5%。
大部分省區(qū)政府性基金收入實現(xiàn)較快增長。公布月度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省區(qū)中,多數(shù)實現(xiàn)較快增長。前3 季度,甘肅、貴州、云南、遼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超過30%,但福建、重慶、江西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負增長。
部分收入下滑較快的省區(qū)調整了本級預算。綜合看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河北、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都比較快;甘肅、貴州、云南、遼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低,甚至負增長,但政府性基金收入實現(xiàn)高增長;重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都出現(xiàn)了負增長。財政部表示,“受減收影響,目前湖北、重慶、吉林已按預算法規(guī)定調整省本級預算,主要是減少預算總支出、調入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1。
預計2019 年地方政府收入總量高于預算。今年1-10 月,地方政府本級收入總量(一般+基金)同比增長5.5%,高于預算增速4.2%。去年4 季度開始減稅降費力度加大給地方政府收入增長帶來下行壓力,往前看地方政府收入總量增速可能企穩(wěn)回升(其中稅收增速可能加快,非稅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可能回落),我們預計全年地方政府收入增速可能略超預算?紤]中央補助和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增長,預計全年地方政府支出總量能夠實現(xiàn)11.3%的預算增速(一般+基金)。 7)預計2020 年新增地方債發(fā)行量將大幅增長。2019 年預算安排新增地方債3.08 萬億元(一般債9300 億元,專項債2.15 萬億元)。據(jù)媒體報道2,財政部已向省級財政部門下達部分2020 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但發(fā)行時間尚不確定。我們預計2020 年新增地方債可能擴大至4.2-4.5 萬億元。
如果地方政府收入增速企穩(wěn)回升,預計2020 年地方政府支出總量(一般+基金)仍能實現(xiàn)10%左右的增長。